Quantcast
Channel: 经理人分享 »健身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

为什么你付了钱却不去健身房?

$
0
0

gym

一家外企中国公司的CEO喜欢健身,为了鼓励员工们锻炼身体,同时也算是一种企业福利,他给400多位员工办了健身年卡,结果员工们很少有人去,甚至有人一年到头都没有进过健身房。为什么?是员工们不喜欢?还是他们太忙了,没时间健身?

其实,不光公司发的健身卡用的人不多,很多时候,自己买的健身卡最终的使用率也不高。这到底是为什么?请看分析:

根据统计,一、二月过年期间是一年中健身房人潮最踊跃的时候 ── 大家立下新年希望,决定要好好运动维持身材。我想不少人有过这样的经验,参观了设备、签了合约、付了会员费,以为头都洗了,这样就有动力常常去运动,结果呢?到了年终的时候才发现,自己付了好几万块,但一年下来,总共去的次数只是个位数。

放心,你并不孤单,几天前在The Atlantic上的文章提到,根据 Berkeley 在 2005 年发表的“Paying not to go to the Gym”研究显示,大部分的人跟我们有着一样的情况。当健身房让他们选择是要付“单次 10 元”或是“月费 70 元”时,多数人选择了 70 元月费的方案,但最后每个月却只去了 4 次。也就是说,他们想着一个星期两次,这有什么难的?最后却完全做不到。

不,这个现象其实不完全是懒散,经济学家把这种心态称作“夸张的贴现”(hyperbolic discounting),意思是人们往往比较专注在现在的快乐,而对于未来可能的好处,却打上了夸张的折扣。所以当你已经上班累了一天,当然宁可回家休息,而不是移动你的懒屁股,到健身房去报到。

但你已经付了 70 元了,不是应该有很大的动力把它“赚回来”吗?不,事实上,光去想应不应该赚这 70 元,去几次健身房才能够赚回来这件事情,都是很累人的。“决策疲乏”是这个现象的专业术语,换成白话就是“逃避”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“想”这件事情常常太累了,最简单的选择就是不要去想。

而要怎么让人们真的去运动?当然是给他们足够的“奖励”,例如:白花花的钞票。美国有许多新型态的健身计划,现在会先跟消费者收取昂贵的费用,之后再依据他们真正运动的情况,把钱退还给他们。我在纽约时,朋友就参加中央公园的晨跑队,4 个星期的计划得先缴美金 400 元,如果每天准时报到,结束后才能拿回 250 元。

当然,大多数健身房的商业模式,并不是在给你健康的身体。他们赚钱的方法,而是在于利用你的“夸张贴现”心理。记得吗?最容易获利的,就是拥抱人们的七宗罪。

文/Jamie 

打开微信,扫描二维码,或搜索微信号“manashare”,关注“经理人分享日志”公众号,收看最精华的分享内容。

qrcode_for_promotion
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

Latest Images

Trending Articles





Latest Images